生活习惯

日常生活尽量保持一定的习惯,好习惯每年都有建立,坏习惯也不时增减,总体状况良好。有多少好习惯,以及懂得如何培养好习惯,摒弃坏习惯。习惯有很多,仅分享受益较大的小习惯。

  1. 早起
    以前每天都早起,大部分时间都能早起,偶然忙到了深夜就没辙了;
    早起不重要,做了什么才重要,应该做最重要、最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,像英语听力、阅读专业书籍等,早上是意志力最强的时候;
    大部分人到了下午,尤其是晚上,精力、习的欲望开始下降,倾向于娱乐,而且早上如果不能充分利用,情绪会稍显消极,从而影响接下来的半天;
    关于早起:
    早起的基础是有充足的睡眠,如果人起来了却睡眠不足,早起的作用就打折了;
    其次,不要把早起定义为几点起床,这是个极大的误区,几点起床是结果,决定你能不能早起的是几点睡觉,以及如何提高睡眠质量,睡眠不足是起不来的。

  2. 阅读
    读书方法就不提了,我每天看书大约2-4小时不等,畅销书的话1-2天看完没问题,专业的概念类书籍就得一周以上;
    做一个表格,列出所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,以及已有书籍,每当要买和看书的时候,从清单里面选择最佳的,会大大地节约成本,选书更精准;
    我把阅读理解成一种自我投资,给大脑充电,让无形资产增值;
    我们的对知识的需求是个无底洞,只是暂时没有意识到而已,怎么快速阅读、怎么思考做笔记、怎么自学一项技能、怎么沟通等等我们很多人都不了解;
    只有输入新的信息才能得到满足,阅读就是一种主要方式;
    我建议每年给自己相对合理的预算,用于买书,买课程,哪怕是健身等等,死活也得把它用完不能剩下来;

  3. 每月给自己一个挑战
    扎克伯格每年都会给自己一个特别的挑战,而且有些还比较奇怪:
    有人问怎么提高自信心?从生活小事做起,一次次地把事情做成,做成的事多了,很快就变了个人。
    比起以年为单位自我挑战,以月甚至周我觉得更合适:

一周内只听外语歌(可以慢慢延长到1月)
一个月内坚持运动20天以上
坚持写一周日记
坚持吃水果一周.
甚至可以反过来:

3天内不发朋友圈(慢慢延长到1周,月)
一周内不吃零食

  1. 做计划
    我的计划相当简单,选一天周末的来说:
    难得有的大块时间,没有太过细致的计划,反而是专题式计划,三个主题:英语、阅读,游戏;
    其他所有事务根据主题分类挤进去,生活琐事的话就尽量挤出外面,比如看微博热点挤到饭点;统一回复微信挤到深夜;散步单独用时间;
    做计划也是一门学问,我以前只是简单地把任务一条条列出来,甚至把时间段精确到分钟,连自己都觉得毫无执行欲望……
    现在回想起来,做计划只是简单的一页纸,能不能较好的执行,考验的是自我管理能力:有意识地避免外界干扰、有意识地进行精力分配、对自己的了解等等。

  2. 做笔记
    做笔记包括总结,所有文字类的记录都算笔记;
    我生活中不会忘记任何事情,把所有待办事项记录在手机便签上,时不时查看;
    学习上碰到的所有灵感(读书感想、聊天感想、工作感想等等),会马上记录在有道云上,或者以语音的形式录下来,晚上统一整理;
    这个习惯给我的帮助极其巨大,我们的瞬时记忆能力很强,但大部分都无法形成长期记忆,注定遗忘在大脑硬盘的某个角落里,成为惰性知识;
    如果能频繁整理笔记,并且保持大量的输入,脑海的笔记能大量地处于活跃状态;
    昨天就有一个感想记录了下来:
    一个形象糟糕的男人,如果公寓电梯里能有两面巨大的镜子,就能有效地改变他的形象;因为那时候他正要出门,电梯的密闭空间强行给了他1分钟照镜子,效果远比在家里放镜子好。

ps划重点:
这样的小习惯有很多,看似小,实则隐藏着巨大的能量,比如练字、跑步、健身、冥想等等,仅列举了在学习上作用效果比较明显的一部分。

_全文摘抄自公众号思想假 _